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青岛成为全省首家试点观察员城市。2023年,青岛入选第二批试点城市,于当年10月正式实施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政策。目前,青岛已有6.3万名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1.7亿元,市民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试点政策推出之后,他积极开户、缴存,目前账户内余额已经接近6万元,等到工作再稳定一些,他想用公积金贷款购买婚房。
扩大普惠范围
灵活就业人员也可缴纳公积金
据统计,全市缴纳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超过50万人。试点政策设计之初,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多次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灵活就业群体的住房需求和缴存意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在学习第一批试点城市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支持政策和配套服务,形成了适应灵活就业需求、具有青岛特色的试点实施方案。
试点政策覆盖范围广,惠及非全日制、个体经营、新业态等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缴存灵活,缴存频次、额度都可根据自身需要和收入水平自主选择,既可以选择按月缴存,也可以选择按季度缴存;缴存后可享利息补贴、纳税抵扣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用途多元,灵活就业人员可申请低息贷款,也可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资金支付房屋租金,且不影响后续贷款资格。如果缴存人在短期内没有购房打算,也可随时销户退出。
后期,如果灵活就业人员进入单位工作,成为在职职工,也可将缴存专户的金额转至单位职工账户中,保障缴存人权益的连续性。
福利政策获好评
灵活就业人员感慨既“灵”又“活”
市民张先生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推出试点政策后,就积极开户。“我是一名个体工商户,做点小生意,之前从没想过要缴存公积金”,张先生今年30多岁,是来青岛打拼的新市民,“后来听说公积金贷款利率低,结婚买房的时候正好用上。”张先生计划着,公积金不光能用来贷款,还能用作购房首付,算是为将来的小家攒下了一笔启动资金。
张先生感慨,政策非常灵活,“我们小本经营,有时候钱充裕一些,我就多放一些,如果遇到哪个月钱不多,我就少放些。”张先生告诉记者,这笔钱放在账户里还有利息,年利率能达到2%。
自营房产中介的李女士也开通了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账户。“我卖了这么多年房子,太知道公积金贷款的好处了” 李女士说,试点政策出台后,她给一些客户做了推荐,不少客户听了她的建议、开了户。“有的客户缴存6个月,满足了申贷条件,就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省了不少利息。”李女士分析,根据政策,夫妻双方可贷限额是100万元,购买商品房现房、绿色住宅或者高品质住宅的额度还能上浮,最高能贷到150万元,这样的贷款额度,对很多刚需客户来说足够了。
和张先生、李女士一样,在青岛,越来越多的新市民、青年人成为试点政策的受益者。下一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将进一步加大试点推广力度,支持更多灵活就业群体在岛城安居稳业。
(半岛全媒体记者 于红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