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寻觅乡愁·讲讲俺村的故事|沂源这个村,藏着“沂水拖蓝”美景

修好村史,讲好村事,留住根与魂。村史、村事是宝贵的资源,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寻觅乡愁·讲讲俺村的故事”正式上线。邀请村民出镜为本村代言,勾勒村庄自然“面貌”、描绘村庄历史“足迹”、记录村庄特别“故事”、展示乡村振兴新画卷。

第六期我们走进沂源县悦庄镇下龙巷村,本期代言人是下龙巷村第一书记公维堂和选调生马维娜。

如诗如画的“龙湾水乡”

实现了特色旅游业态多元发展

下龙巷村位于沂源县城东南11公里处,因村北有一条似龙状的土岭,迫使沂河水绕岭而下,沂河蜿蜒似龙,故得名龙巷。汉民族自古爱惜土地,村民至今沿袭古人依河傍山而居的习惯,皆居住在河西土岭之上,河东平坦沃野是千亩良田。

下龙巷村山水秀美,物产丰富,“龙湾水乡”是全县闻名的休闲旅游胜地,是省级文明村、省级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和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从2019年起,下龙巷村开始充分挖掘自身的生态优势,把发展重心放在乡村旅游上。村里先后建起了28户民俗度假屋,风格独特,充满了乡土气息。对穿村而过的龙巷河进行了全面整治,修复河岸、建设绿色休闲公园,打造出一个如诗如画的“龙湾水乡”。

每到冬天,下龙巷村铺设约4000米的冰瀑景观管道,冬天呈现绕龙巷河沿岸约1500米的冰瀑景观,建设占地60余亩的滑雪场,打造出冬季游玩胜地,催热冰雪经济。

同时,下龙巷村还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健身跑、音乐美食节、充满艺术氛围的户外写生活动等。连续两年举办“五一”音乐美食节,每天接待游客能达2万多人,打响了“龙湾水乡”休闲旅游品牌。今年,下龙巷村投资750万元,建成了一条长达1500米的漂流水滑道项目,将于“五一”前正式对游客开放。

沂阳古八景之一“沂水拖蓝”

古建筑三官庙都在这个村

下龙巷村得天独厚,《水经注》所载,一水之源龙洞就在村东大雕崖下,名曰雕崖洞,距河面高约50米,内可容纳20余人。如今,崖下沂河,景色优美,被誉为沂阳古八景之一——“沂水拖蓝”。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映照在沂河清澈的水中,西望沂河,好像长长的一匹蓝布拖在河中,故称“沂水拖蓝”。

沿着村东、沂河右岸望去,就是道教建筑三官庙,清《沂水县志》载:“龙泉观,县西北百五十里,雕崖山西北。”昔时称“龙泉观”,后因正殿供奉赐福的上元天官唐尧、赦罪的中元天官虞舜和解厄的下元天官夏禹,故称“三官庙”。东殿供奉“药王”,西殿供奉“龙王”。动乱时期,石碑及庙中的泥塑、壁画均被毁坏,仅存大殿和东西两殿及山门等建筑。据现存碑载,明朝天启年间曾经重修过,始建何年无从考证。

樱桃实现春节前上市

价格从30元每斤提升至300元每斤

下龙巷村充分挖掘自身的生态优势,把发展重心放在乡村旅游上,因地制宜种上了葡萄、樱桃等经济作物,建设农业采摘园,同时配套引入了餐饮、露营、娱乐这些旅游业态。

下龙巷村党支部领办全民参股的樱树之缘合作社,整合了扶贫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500余万元,发展樱桃大棚100亩,建成高标准樱桃温室大棚20个,温湿双控大棚4个,温湿双控樱桃大棚内部配备清华同方制冷设备、智能雾化机等设备,实现大棚内温度精准调控,是目前全省成功应用此技术的试点之一。

大棚升级改造后,樱桃上市时间比传统大棚提前3个多月,实现在春节前上市,樱桃价格从30元/斤提升至300元/斤,年收益从10万元左右增加到60多万元,是普通棚的6倍以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同时,带动了周边群众新发展樱桃种植500亩,合作社实现向周边村集体分红40万元,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龙湾水乡”依托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娱乐等特色资源,全方位打造的沉浸式、多元化的旅游业态,为游客提供体验亲水乐趣、消夏避暑、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探索出了乡村振兴和美丽家园建设新模式。

修好村史,讲好村事——山东村史村事征集活动来了

为了更好地传承、修好村史,讲好村事,留住根与魂,助力乡村振兴,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寻觅乡愁·讲讲俺村的故事”已正式上线,即日起发出“寻觅乡愁·讲讲俺村的故事”征集令,征集范围包括展现山东各类历史文化名村、传统特色村落、乡村振兴典型村等村,通过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勾勒村庄自然“面貌”、描绘村庄历史“足迹”、记录村庄特别“故事”,展示乡村振兴新画卷。

联系人:马老师(19953189725)

电子邮箱:29292618@qq.com

(大众新闻记者 马静慧 沂源融媒记者 吕宗建 联合共创 策划 禹亚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