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敦煌·艺术馆丨刘月娥镜头下的黄土婚歌

我翻看着李月娥这组大西北农村婚礼的《家有喜事》照片,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摩挲,仿佛能触摸到那些被定格的温度。拍摄者刘月娥一定是怀着极大的敬意与柔情,才将这些瞬间凝固成永恒。

第一张照片里,母亲和女儿都看着镜中那个“美丽的新娘”,她拉着女儿的手,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一件易碎的瓷器,此刻,母亲的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有家中闺秀已长成的欣喜,又有许多送女出阁的难以割舍。镜前的女儿,眉眼间藏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也有即将离家的眷恋。拍摄者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时刻,像是把母女之间说不尽的话语都定格了进去。镜头的角度很低,几乎是与梳妆台平齐,这让我恍然觉得,拍摄者当时一定是蹲着的,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记录着这个私密而神圣的时刻。

迎亲队伍的照片则充满了动感与张力。画面中,披红挂彩的小娇车在乡间小道上轻驶,你听,车头上绑着的大红花在风中猎猎作响。拍摄者没有刻意避开车后飞扬的尘土,反而让它们成为了构图中最朦胧生动的部分。这种“不完美”恰恰让照片有了呼吸感,仿佛能闻见乡野泥土的芬芳。迎亲的时刻,是大西北独有的热闹与豪迈。披红挂彩的迎亲队伍,伴着激昂的唢呐声,浩浩荡荡地出发。唢呐那清亮又略带粗犷的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仿佛在向天地宣告这对新人的幸福。迎亲的车辆,在黄土路上颠簸前行,一路奔腾向前。到了新娘家,送亲的人们虽有不舍,却也满心欢喜地将新娘交到新郎手中。那一个眼神的交汇,一句轻声的嘱托,都是亲情的延续与传递。

接亲返程的路上,新娘坐在车里,透过车窗望着熟悉又渐远的家乡,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而新郎则紧握她的手,给予无声的安慰与力量,新郎的家里,院子里早已张灯结彩,宾客们翘首以盼,新人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家门。婚宴上,大西北的热情与豪爽尽显无疑,又像一首质朴的民谣,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最动人的旋律。它承载着亲人们的关爱,邻里间的情谊,以及新人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在这片黄土地上,这样的婚礼日复一日地上演,传承着古老的习俗,也续写着新的幸福篇章。 这组照片最珍贵之处,在于拍摄者没有把自己当作冷静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这场婚礼的见证者与参与者。那些略微倾斜的构图、偶尔的虚焦、自然的暗角,都在诉说着拍摄者当时的心跳与呼吸。我能感受到拍摄者按下快门时的那份感动——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记录这片黄土地上最真实的情感流淌。

李月娥的这组照片,神奇地让我闻到了黄土的干燥气息、嗅到了羊肉汤的浓郁香气,甚至感受到了西北风的粗粝触感。她用镜头写下了一首关于泥土、关于亲情、关于生命的诗篇,而每个观者都成了这首诗的吟咏者。

摄影师简介

刘月娥女,汉族,定西市陇西人。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会员,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定西工作站陇西联络处联络员,定西市摄影家协会理事。作品入选 2024作品先后多次在省市展览中入选并获奖,2024年获得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年度优秀会员”,2024年获得定西市摄影家协会“年度优秀摄影师”等称号。

文丨江梅

图丨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