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邢通 王勃 胡卫俊 黄爽爽)在崇阳的山水之间,流淌着一条红色的血脉。1927年的血色黎明,一位青年用生命点燃了这片土地的星火。他是崇阳第一位共产党员——沈昌亚。
1907年,沈昌亚出生在鹿门栎咀村的贫苦农家。五岁放牛,八岁辍学,他目睹地主周廉侯的贪婪:佃户的稻谷被克扣,农民的血汗化为欺压的枷锁。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为帮穷汉寻真理,献身不惜作尘埃。”
1922年,他变卖祖屋赴武汉求学。在董必武的新思想学堂中,他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街头演讲、工人夜校,他用笔与舌为劳苦大众呐喊。1923年,16岁的他按下血指印,成为崇阳第一位共产党员。
1926年,他走进毛泽东主办的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里,革命的火种淬炼成钢。他带着《农运工作报告》回到崇阳,奔走三县,组织农会。“打土豪,分田地”的呐喊,让三万农民挺直脊梁。
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中国。面对反动派的屠刀,他写下最后报告:“农运必成星火,焚尽旧世枷锁!”同年8月,因叛徒出卖,他在家乡被地主武装包围。枪声响起时,他高呼“共产党万岁”,年仅20岁。
如今,他的《农运笔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他的誓言镌刻在崇阳的青山碧水间。
英雄从未远去,他们活在每寸山河的呼吸里。赓续红色血脉,崇阳永志不忘。
来源:融创工作室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