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不要命了?男子高速开“智驾”睡觉,夜间狂飙超100公里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4月8日

广东交警发布了一段

处罚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的视频

令不少人忧心

一男子竟然在高速上

边开着智能驾驶边睡觉

超速行驶一个多小时

行程超100公里

视频显示

涉事司机开车时双眼紧闭

瘫倒在座椅上

面对交警询问

该司机承认

自己当时因为太困

打开了智能驾驶

所幸没有造成交通事故

该司机被记6分,罚款400元

出于对智能驾驶功能的盲目依赖

一些驾驶人开启“智驾”后

引发的争议及造成的事故

也在逐渐增多

疲劳驾驶 开启智驾打瞌睡

3月19日凌晨3时许,包茂高速(北往南)2184km处,张某驾车径直追尾了前方大货车。张某称,他和朋友吃完宵夜后,疲劳状态下仍强撑着驾车上了高速公路,随后他开启了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并打起瞌睡

行至事发路段时,自动驾驶系统未能及时识别并规避已经变道过来的货车,张某也未能及时发现并做出反应,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张某对此次事故负全部责任。

分心驾驶 依赖智驾增风险

3月16日17时许,武深高速湖南郴州段。驾驶人方某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分心,未及时发现车辆方向偏移,慌忙接管时操作不当,致车辆冲向右侧山体侧翻,所幸全员系安全带未受伤。

智能驾驶≠自动驾驶

“智驾”一开,放手不管?随着车辆配置越来越智能,不少驾驶人误以为,有了智能驾驶的辅助,就可以完全放手不管。

究竟什么是“智能驾驶”,是否可以理解为自动驾驶?

按照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汽车智能驾驶共有L0至L5六个级别。L0-L2为辅助驾驶,需人工全程监管;L3-L5逐步实现系统主导;L5为完全无人驾驶。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姜国凯进一步解释,目前市面销售的车辆,最高属于组合驾驶辅助系统,也就是L2级别。驾驶人在驾驶车辆时,当辅助驾驶功能打开后,仍需要始终保持注意力,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车辆仍处于从示范运营到小规模试点的过渡阶段

现今能在市面上销售的一些乘用车所搭载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只是辅助驾驶员驾驶、降低驾驶负担,并不能代替车主的双手,驾驶人依然是车辆的第一责任人

然而,一些车企在宣传时,有意无意混淆自动驾驶分级概念,夸大辅助驾驶性能,把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宣传成“L2+”“L2.5”甚至“L2.999”,不符合国家标准,有作秀和误导消费者之嫌

安全不能放手!

切勿过度依赖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辅助驾驶功能确实为驾驶人带来了一定便利,但是过度依赖反而会增加事故风险。

限制应变能力

使用自适应巡航后,驾驶员可能会对车辆的速度控制产生一定程度的驾驶系统依赖,从而降低对路况变化的应变能力

驾驶员容易分心

驾驶员可能会因为驾驶系统的自动化而放松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劳驾驶,影响对道路、车况的观察和判断。

系统故障风险

如果辅助驾驶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引发车辆失控。

不适用于复杂路况

夜间道路、交通拥堵、施工路段等复杂路况下,自适应巡航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错误识别、误判障碍物。在弯道较多的山路上,使用自适应巡航有一定安全风险。

春季天气复杂多变,雨雪、大风、沙尘等恶劣天气交替出现,驾驶员更要谨慎行车。

中央气象台今天(4月13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和沙尘暴蓝色预警。长江以北地区仍多大风天气,而长江以南大部地区将受到沙尘侵扰,最南可影响到海南岛。

面对不利天气因素,若驾车出行请关闭智能驾驶系统,紧握方向盘,保持低速行驶,加大跟车距离,切勿分心和疲劳驾驶,防范事故发生。

生命可贵 安全第一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智能驾驶≠自动驾驶

辅助系统关键在“辅助”

生命安全还须靠“自主”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应急管理部、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