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票,也称为 融资性票据,是指票据持有人通过非贸易的方式取得商业汇票,并以该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套取资金,实现融资目的的行为。融资性票据的目的人可能是出票人,也可能是持票人,但一般都是关联公司。通常,贴现后的资金会回流到原来的出票人。
融资性票据的特点包括:
非贸易方式取得:
票据的取得不是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而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得。
贴现套取资金:
持有人将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从而提前获得资金。
融资目的:
资金通常被用于投资或偿债。
风险:
包括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如果持有人或承兑人的信用状况不佳,票据可能无法按时兑现。流动性风险则是指资金在贴现后可能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在国内,银行承兑汇票(银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商票)是常见的融资性票据类型,被广泛应用于资金融通和结算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是,融资性票据的严格定义应该是指该票据的产生缺乏贸易背景,使该票据缺乏自偿性。融资性票据产生于出票环节,而不是转让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