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订单农业之后,现在种桑葚就像存银行,我们种植户收入更稳定有保障,日子也越过越甜了……”站在自家果林前,汕头金灶镇农户宋大爷笑得合不拢嘴;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来自汕头金灶镇的桑葚鲜果与网红饮品“酷黑莓桑”同台亮相喜茶展位,吸引了无数年轻消费者的目光,成为新式茶饮界的“流量担当”。

四月春光里,那片盛产桑葚却也曾被“小散弱”困扰的土地,如今正通过深圳与汕头的“甜蜜牵手”,闯出了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事实上,汕头金灶桑葚的逆袭之路,映射着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深圳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技术,更是市场化思维;汕头贡献的不止优质农产品,还有敢闯敢试的劲头。当田间地头对接消费新趋势,当传统农人碰撞现代管理,一颗颗桑葚正串起共同富裕的“幸福链”,这曲“山海协奏”,正在粤东大地谱写新的春天故事。
订单农业破解“小散弱”困局
据悉,金灶镇是汕头市潮阳区特色农业重点生产镇之一,是粤东地区众多特色水果的主要生产地和重要集散地,当地山清水秀、光照充足,孕育出酸甜适口、风味独特的优质桑葚。
近年来,金灶桑葚很受市场欢迎,除本地及周边地区外,还销往山东、河南、北京、陕西、东北、珠三角等地。然而,当地传统的种植模式,使得金灶桑葚长期面临“小而散、品质不稳、销路受限”的难题。
对此,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驻金灶镇工作队(以下简称“驻金灶镇工作队”)进驻后,引入了知名茶饮品牌喜茶和当地企业共建千亩示范园,以“企业+基地+科技+农户”模式破局,开启了订单农业的“破冰之旅”。

以“企业+基地+科技+农户”模式破解“小散弱”困局
与此同时,驻金灶镇工作队联合韩山师范学院、汕头农科所等专家团队,为农户提供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标准化种植等全程技术指导;免费发放安全农资、签订保价包销协议,覆盖1800余户农户、2000亩种植基地。
据了解,智能虫情监测、土壤墒情分析等科技手段的应用,让桑葚果园实现了“数字化生长”,不仅改变了当地农户以往“摘果全凭经验”的传统模式,而且也让金灶桑葚的品质得以显著提升。“以前种桑葚像‘赌行情’,现在跟着技术种,收入更稳定了!”外美村农户宋伯感慨道。
深汕协作打通鲜果产供销链条
2024年,驻金灶镇工作队瞄准新茶饮赛道精准发力,牵线推动喜茶供应链团队多次赴金灶镇考察,依托“推进可持续种植示范基地”认证,金灶镇2000亩桑葚园纳入喜茶订单农业版图,成为“酷黑莓桑”等爆款产品的核心原料基地。

金灶镇2000亩桑葚园被纳入了喜茶订单农业版图
在此模式下,喜茶方面以“全链条管理”模式深度参与了金灶桑葚的种植过程:从品种选育、农残管控到采收标准,全程导入严苛的食安管理体系。同时,通过“保底收购+溢价激励”机制,既设保底价防“果贱伤农”,又按品质分级给奖励,让农户“种得安心、卖得放心”。
据了解,去年9月,金灶镇首批签约的500户农户已启动标准化种植,年产优质桑葚超550万斤,带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万元,果农们曾经的“卖果难”变成了如今的“订单忙”,传统农户正在成长为“职业果农”。
在第五届消博会现场,金灶桑葚与千目抹茶、羽衣甘蓝等原料同台展示,展现“小果子”对接“大市场”的无限潜能。据驻金灶镇工作队负责人透露,他们正联合韩山师范学院攻关桑葚深加工技术,研发果酱、酵素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订单农业2.0”落地,推动这颗小果子玩转“跨界”,形成绿色循环产业链。
这颗从潮汕田间走红的新茶饮顶流,正成为科技赋能农业、消费反哺产地的乡村振兴样本。上述负责人表示,他们接下来还将以桑葚产业为支点,持续深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技护航、农户受益”的协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圳能量”。
文、图|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王清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