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云山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4月29日在福建福州开幕。在峰会场馆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阿里巴巴等科技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最新应用成果,AI技术正在助力人类征服科技的星辰大海,并在民生服务、癌症筛查等领域呵护人间烟火。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会场,阿里巴巴“通义千问”AI模型受关注度很高(采访对象提供)
AI帮助科学家上天、入地、下海
去年以来,AI赋能科学研究在全球掀起新浪潮,此次,阿里巴巴展区展出了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的“AI+科研”成果。科学家们善用AI大模型,上天、入地、下海,实现了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倍增。
国家天文台依托阿里“通义千问”模型打造“金乌”大模型。经过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金乌”已经能够理解和回答有关太阳物理的问题,并能认识太阳的图像,分析、预测X级耀斑达到了95%的准确率和100%的真实阳性率。

AI大模型帮科学家解决难题 张云山/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阿里云,自主研发了首个专注于气候变化适应领域的“水-能-粮”多模态推理大模型“洛书”。“洛书”不仅能够对关键来水点径流进行时空溯源和量化归因,还能基于溯源归因数据开展大模型推理,动态支持跨越多个时空尺度的“水-能-粮”系统联动分析,为产业用户生成并验证个性化的气候适应策略沙盘推演。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阿里Qwen2-VL多模态大模型,开发了名为“瑶华”的珊瑚礁多模态大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对珊瑚种类、覆盖率及底质组成的智能识别与健康评估,目前的识别准确率已经高达88%,效率较传统人工判读提升数十倍。
据统计,阿里通义千问已服务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等300多家机构院所,推动大模型助力科研创新。
政务民生服务:从APP向GPT迭代
阿里巴巴还展出了浙江等地“AI+政务”的成果。据介绍,“数字浙江”建设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截至目前,浙江全省用户已经可以通过“浙里办”APP办理社保、医疗等650余项高频服务。今年4月,浙江数字政务、杭州城市大脑正式启动AI化迭代,加快部署通用大模型和政务智能体,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政务民生服务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

阿里云展区吸引了很多市民 张云山/摄
杭州启动城市大脑3.0建设,聚焦“智能体”核心战略,推动“城市大脑APP”向“城市大脑GPT”迭代。杭州市卫健委推出全国首个精神卫生专家智能体“杭好梦”,日均问诊量达1.7万人次,准确率超90%。杭州市医保局推出智能体“依保儿”,意图理解准确率已经达到95.6%,实现异地就医备案即问即办。
AI明察秋毫,抗癌防微杜渐
阿里巴巴展区的“当红明星”是胰腺癌筛查AI模型DAMO PANDA。DAMO PANDA模型由阿里巴巴达摩院研发,可精准识别平扫CT影像中的细微病灶,攻克了胰腺癌早期筛查的国际难题。在本月中旬,该模型刚被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定为“突破性医疗器械”。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主要原因之一是早期诊断率极低,超过80%的患者确诊即晚期。在世界范围内,胰腺癌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早筛早诊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其经济负担和痛苦。

达摩院展示技术方案 张云山/摄
达摩院率先提出“平扫CT+AI”的技术方案,在全球首次实现大规模胰腺癌早期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2.9%与99.9%。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医学》评价这项技术“有望开启影像AI癌症筛查的黄金时代”。
目前,DAMO PANDA模型已经在国内多地开展科研试点。例如,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已筛查4万多人,从中找出2例常规检查未能发现的早期胰腺癌,其中1例病灶仅有1.5cm,患者随后接受了手术治疗。2024年5月,达摩院受邀到联合国峰会分享了该项成果,并与世卫组织数字健康合作中心达成合作,助力更多发展中国家抗击癌症。
达摩院正在积极探索“一扫多筛”,即通过一次平扫CT识别多种癌症和其他疾病,现已在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高发癌症,骨质疏松、脂肪肝等慢性病,以及主动脉综合症等急症上取得了突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