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姜梦婷 周静
暖阳正好,正是春笋节节拔高的时候。
76岁的赵奶奶(化名),看着自家竹林里的春笋“蹭蹭蹭”往上长,就闲不住了。一手提起篮子,一手拎着锄头,走进竹林挖起笋来。谁想到,一锄头下去,笋还没挖出来,腰却直不起来了!
平时还能忍忍痛的赵奶奶,这回可痛得扛不过去了,家属连忙将她送到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门诊就诊。
骨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浩接诊,详细询问了患者情况,结合胸椎磁共振检查结果,确诊赵奶奶为“胸8椎体压缩性骨折”。
“我都没摔跤,怎么会是骨折呢?”赵奶奶很疑惑。
“骨折并不是只有受伤才会引起,老年人的骨折中很多就是因为骨质疏松造成的。”张浩表示,考虑到预后质量,还是建议患者手术治疗,不然靠长期卧床休养的话,很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手术治疗可以恢复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赵奶奶接受手术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行走了。
其实很多老年人都存在骨质疏松症的情况,往往一个喷嚏、弯腰都有诱发骨折的可能。
张浩介绍,骨质疏松症是因多种因素致使骨密度与骨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易于引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骨质疏松。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最常见的是腰背部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其次身高上会出现变矮和驼背的情况,这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变形,每个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到6厘米,严重时,还会出现驼背等畸形。最严重的就是发生骨折,轻微的外力,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等都可能导致骨折。

图源:图虫网
如何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张浩建议,老年人首先要做好定期检测,尤其是女性绝经之后,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尽早实施应对举措,以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进程。注意加强营养,均衡饮食,摄入富含钙、低盐、适量蛋白质的食物,同时避免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及烈酒,并且减少吸烟行为。
日常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等轻松的运动项目,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出行最好结伴,留意天气寒暖变化,严防跌倒意外发生。
多晒太阳,太阳光对于人体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与利用大有裨益。建议选择在早上7至9点及下午5至7点外出晒太阳。
老年人每天需要的钙量约为1000mg,钙的主要来源为食物摄取,饮用牛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补钙途径,因为牛奶中含有诸如维生素D、乳糖等能够促进钙吸收的物质。确诊为骨质疏松的人坚持长期抗骨松药物治疗,定期随访,避免骨质疏松导致的脆性骨折。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