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集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典籍制度、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体制、文事科第等与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知识于一体,内容广博,包罗万象。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人生偶以夫妇。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夫谓妻曰拙荆,又曰内子;妻称夫曰藁砧(ɡǎo zhēn),又曰良人。贺人娶妻,曰荣偕亢俪(kànɡ lì);留物与妻,曰归遗细君。
【解释】:只有阴不能创造生命,只有阳也不能养育万物,所以天地阴阳须调和而后才会降下雨露;男子娶了女子才能组合成家庭,女子嫁给了男子组合成家庭,所以人生是由男女相配合结成夫妇。阴阳两种力量互相调和然后才能降雨露;夫妇双方和睦然后家道才会兴旺发达。丈夫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又称拙荆,妻子对人称自己的丈夫叫藁砧,又称为良人。祝贺别人娶妻说偕伉俪;把东西留给妻子叫遗细君。
受室即是娶妻,纳宠谓人娶妾。正妻谓之嫡,众妾谓之庶。称人妻曰尊夫人,称人妾曰如夫人。结发系是初婚,续弦乃是再娶。妇人重婚曰再醮(jiào),男子无偶曰鳏居。如鼓瑟琴,夫妇好合之谓;琴瑟不调,夫妻反目之词。
【解释】:受室是说自己娶妻,纳宠是说人家买妾。正室称为嫡,其他的小老婆称为庶。称人家正室为尊夫人;称人家的妾室叫如夫人。结发是指初次结婚,续弦是妻死再娶的别称。妇人再嫁称做再醮;男子丧偶称为鳏居。如鼓瑟琴比喻夫妇感情和谐;琴瑟不调是说夫妇反目不和。

牝(pìn)鸡司晨,比妇人之主事;河东狮吼,讥男子之畏妻。杀妻求将,吴起何其忍心;蒸梨出妻,曾子善全孝道。张敞为妻画眉,媚态可哂(shěn);董氏对夫封发,贞节堪夸。
【解释】:牝鸡司晨是说妇人掌权干预外事;河东狮吼讥讽丈夫畏惧妻子。杀死妻子来求得将军之位,吴起怎么忍心下此毒手?因把没有蒸熟透的梨给后毋吃而休掉妻子,曾子善于顾全孝道。张敞替妻子描画眉毛,谄媚、讨好的态度实在可笑;董氏当着丈夫的面,用绳布封住头发,她忠贞的节操足以令人赞叹。
冀郤(xì)缺夫妻,相敬如宾;陈仲子夫妇,灌园食力。不弃糟糠,宋弘回光武之语;举案齐眉,梁鸿配孟光之贤。苏惠织回文,乐昌分破镜,是夫妇之生离;张瞻炊臼梦,庄子鼓盆歌,是夫妇之死别。
【解释】:冀邑郤缺夫妇在田间耕作,仍能相敬如宾;陈仲子夫妇替别人灌园谋生,自食其力不仰赖其兄。不抛弃共患难的妻子,是宋弘回答光武帝刘秀的话;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是说梁鸿配得上孟光的贤惠。苏惠思念丈夫窦滔便用五色彩丝织成回文诗图寄去,南朝陈国的乐昌公主与丈夫各持一半铜镜作为日后寻找的凭证,这些都是说夫妇生离的悲怆。商人张瞻快要回家的时候,梦见在石臼中做饭,庄子蹲在地上敲着盆子唱歌,这些都是说夫妇中一方死去而永别。

鲍宣之妻,提瓮出汲,雅得顺从之道;齐御之妻,窥御激夫,可称内助之贤。可怪者买臣之妻,因贫求去,不思覆水难收;可丑者相如之妻,夤(yín)夜私奔,但识丝桐有意。要知身修而后家齐,夫义自然妇顺。
【解释】:鲍宣的妻子桓少君虽然出生富贵人家,却能穿着粗布短衣亲自提着瓦瓮出门打水,很懂得妻子顺从丈夫的道理。齐国晏子车夫的妻子,在门缝里偷看丈夫驾车的举止并用言语激励他谦逊向上,能真正称得上是丈夫的贤内助。令人觉得奇怪的是,朱买臣很穷,妻子请求离去,后来朱买臣做了大官,妻子又要求复婚,却不想想泼出去的水是很难再收回来的;值得羞愧的是,司马相如的妻子竟在深夜出逃私奔相如,只因为听到司马相如借琴声向她表达爱慕之意。要知道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好了,然后才能治理好家庭;丈夫对待妻子有礼仪情谊,妻子自然会顺从谦恭
《诗》称偕老,《易》著家人。或穿墉以窥宾,或断机而勖学。贾大夫之射雉,未足欢娱;百里奚之烹雌,何嫌寂寞?仍求故剑,宣帝不忘许后于多年;忽着新衣,桓冲顿化成心于一旦。吴隐之得淑女,奚惜负薪;司马懿有贤妻,何辞执爨(cuàn)?
【解释】:《诗经》有《君子偕老》篇,称颂夫妻白头偕老;《易经》有《家人》卦辞,强调夫妇要各尽义务。山涛与嵇康、阮籍交好,当两人来访时,妻子在墙上打洞窥探,事后对山涛说,这两个人才品高卓,应该向他们学习。东汉乐羊子求学未成而归,其妻砍断刚织了一半的布,说明半途而废之害,乐羊子深受启发,又返回完成学业。贾大夫射中野鸡,妻子才笑一下,这不是真快乐;百里奚烹雌鸡烧门槛,与妻分别,这真是不得志。汉宣帝做了皇帝,要找旧剑,这是他想念许后的表示;晋桓冲很喜旧服,忽穿新衣,这是他化除成见的实情。东晋吴隐之的妻子贤淑,丈夫做了高官,自己仍背柴做饭;司马懿的妻子,怕丈夫装病之事声张出去,亲自做饭。
募死士以拒敌,谁同杨氏之坚持;提数骑以拔围,孰比邵姬之勇往? 李益设防妻之计,常撤冷灰;志坚摛送妇之词,任撩新发。苟《内则》之无忝,自中馈之称能。
【解释】:项城令李侃在妻杨氏坚持下,招募死士守项城,最后保住了项城;刘遐妻邵姬,领数骑突入重围,把他从包围中救出,谁比得上她的勇往直前。唐代李益怀疑妻子不忠,出门时常将冷灰撒在门外;唐杨志坚家贫,其妻耐不住贫苦欲弃他再嫁,杨志坚同意并赠一诗,其中有诗句“荆杈任意撩新鬓”如果女子能以《内则》为行事的标准,就会成为妇女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