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说,遇到查理·芒格后,自己才从猿变成了人。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查理·芒格对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影响老大了。像“宁愿花高价买伟大公司,也别贪便宜买差公司”这话就是芒格跟巴菲特讲的。打那以后,巴菲特就不玩捡烟蒂那套投资法了,改买伟大公司,这才成就了他的传奇。
所以要想搞懂价值投资,就得了解巴菲特背后的男人查理·芒格的投资理念。

一、手里有钱的时候,你能拿着钱什么都不做么
要是你突然有了一大笔钱,想拿它赚钱,咋办呢?投资有个悖论,低风险就得低收益,高收益就得高风险。那你咋选呢?有时候更重要的是等。芒格就说过,投资的时候你就拿着钱在旁边坐着,啥也别干。要是忙着追那些一般般的投资机会,可就没现在的成就了。作为金融专业的人,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自己理解、喜欢、用过、相信有未来的产品。说白了,咱不只是投资者,还是忠实用户。可惜这样的机会不常有,要是光想着让钱赶紧生钱,那可就掉坑里了。你就等着就行。
比如说我,当时手里有一大笔钱,硬是闲了 18 个月。这 18 个月里好几次都想投资,可我还是忍住了。后来发现个好机会,激动得不行,就投了 Match 公司的 IPO。为啥投它呢?因为它旗下的在线约会 APP 市场份额可大了。我刚离婚,觉得这玩意儿好用,也相信在线约会有好前景。到现在都涨了快十倍了。所以得警惕,要是没提前准备好,机会来了也抓不住。

二、人这一生抓住少数几个机会就够了
芒格还举过一个例子,加州有个很大的投资咨询公司,为了超过同行,想了个招。他们觉得自己手下都是沃顿、哈佛毕业的高材生,为了搞懂公司、市场趋势啥的拼命工作。那就让这些人每人拿出一个最好的投资机会,凑成组合,肯定能领先指数。结果试了三次都失败了。他们可没天真到觉得把一帮高材生招进来就能啥都懂。
你要是去问巴菲特今年最好的投资机会是啥,然后跟着买,肯定能赚。巴菲特可不会妄想啥都知道,他就告诉你一两只股票。投资机构就老雄心勃勃的,觉得研究 100 个东西就能懂 100 个东西。巴菲特常说,一个人在小城里,有三家最好公司的股份就够分散了。只要这三家公司顶尖,胜算就大。

三、跟随羊群只会让你更接近平均收益
有个年轻人去拜访莫扎特,说自己想写交响乐。莫扎特问他多大了,他说 23。莫扎特说太年轻写不了。年轻人反问,你十岁就写了。莫扎特说,可我那时候没到处问人咋写啊。
经济学里老说羊群效应,就是人爱从众。这很容易让人盲从,然后掉进陷阱或者失败。人类老觉得自己比动物聪明,可实际上羊群效应在咱身上可常见了。比如投资的时候,很多人就受不了外界干扰,别人投啥自己就跟着投。
股市就是羊群效应的重灾区。好多人觉得股市里全是黄金,就看眼光和信息准不准。散户有两个心理,一是宁可犯错也不能错过,迷信小道消息;二是盲目崇拜所谓的导师。其实散户要想跑赢机构和大盘可不容易。
那些老在公开场合吹嘘自己投资多成功的人,就挑好的讲。有的人有点成功投资经历,失败的就不说。所以遇到这样的高手,别觉得人家总比自己赚得多、赚得快,影响自己心态。记住,投资有风险,得了解自己和市场,做出适合自己的策略才对。盲目听别人的,只会亏。

四、想要钓到鱼,至少要去有鱼的地方。
这就得看懂未来大局势。以前芒格和巴菲特看不上科技股,现在科技是趋势。
伯克希尔从 2015 年开始买苹果,除了 2020 年减持了一点,一直是重仓股。按 2021 年的数据,伯克希尔对苹果持股挺多,赚了老多钱。巴菲特还检讨说 2020 年卖苹果可能错了,芒格也这么觉得。芒格说苹果公司可好啦,产品大家都喜欢,有忠实粉丝,满意度可高了。手机行业老有人说要打败苹果,结果苹果还是老大。发现苹果这样的好公司不难,难的是长期持有。

五、最有价值的是耐心
伯克希尔还有两只拿了超 25 年的有名股票,可口可乐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是最早买的,赚了好多倍。美国运通也不错。
芒格投资不多,但眼光好又有耐心。买一只股票拿十几二十年,没几个投资者能做到。芒格说自己 98 岁了,这辈子就投了三个公司。他觉得最成功的投资就是买伯克希尔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