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话常说:知足者常乐,生活里那些相对知足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幸福。
幸福是我们这一生永恒的追求,基于物以稀为贵的原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苦难往往是人生的常态,于是幸福和快乐自然就成为了人们的普遍诉求。
但人世间的许多痛苦,许多往往都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正所谓相由心生,命随心转,一个人内心的观念决定了人生的状态,幸福不幸福完全取决于我们自身。
但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人们往往身不由己的与他人进行对比,很多时候这种比较都是盲目的,无形当中只会增加自身的负担,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事情,于我们的生活并无多大利益。

2
说到底,其实每个人最应该比较的对象就是我们自身了。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两天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便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之间往往也不会有相同的时间内容,每个人看的书往往也不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彼此之间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都是如此不同,既然不同有谈何进行比较呢。
于是许多人在生活当中,就利用这种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的比较进行方式不对地说教,往往用一方的优势碾压另一方的劣势,于是更多的痛苦也就应运而生。
古人说:反求诸己,人这一生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要不断地进行内省,而不是一味的过度向外进行求索。
当我们渐渐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慢慢才知道人应该和自己的过去相比,只要你的未来生活一点一滴的比过去越来越好,那么美好的生活自然就值得期许。

3
学会知足,才能见面修炼一颗踏实还有幸福的心,心若安定,一切都能够不变应万变,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然是自乱阵脚。
生活里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有可能你竭尽一生的努力什么所换取的人生果实到头来也可能只是他人的零头而已,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盲目的心态进行比较,自然感觉人生还有多少意思?
于是就会时常陷入一种自我循环与魔怔中,生活里许多痛苦的“因”往往都是我们内心所导致的,有时候懂得知足,就是要在生活里学会和自己更好的和解。
当桌子上还有半瓶水的时候,可能悲观主义的人说:只剩下半瓶水了,好愁人啊,而对乐观主义的人来说:还好啊,还有半瓶水呢。
有时候在生活里束缚我们不断前行的绊脚石,往往就是我们自己人为的自我设置障碍,你内心当中痛苦的烦恼越多,未来拥有奔头的可能往往也就越小。
化悲伤为力量,才能转腐朽为神奇,学会知足常乐,积蓄实力,待时而发,才能更好地轻装上阵,所向披靡。

4
曾国藩曾说:将胡思乱想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消灭与萌芽之中。
人生有时候最大的烦恼往往就是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就像赛车手韩寒曾经在歌词中写到的那样:听了这么多的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有时候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不能知行合一。
当我们逐渐经历了社会的起起伏伏,在生活的琐事里也见惯了太多的蝇营狗苟,才慢慢学会不要盲目地和他人进行比较,只要沿着昨日的轨迹一步一步地走向更美好的人生,学会知足,那就是人生的庆幸。
当我们昨日还在为着一日三餐而忧愁的时候,今日却可以小康生活,又何必想着别人有车自己还没有车的人生琐碎呢,若是能够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不断的让自己的生活水平有了更好的提升,这本身就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幸福,这就是一种知足常乐的表现。
于是慢慢的在生活里,渐渐的我们不再和他人进行比较,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处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局限,条件不同、资源不同、环境不同,自然也就没有了比较的基础。

5
而和自己相比,才是生活里最现实的处事方式。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生一世更好的主题就是要了解我们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慢慢进行一些努力,在昨日的基础上慢慢有所接近,保持知足,才能获取更多的人生幸福。
努力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吧,这并不是一种消极不上进的表现,而是说要在获取更多幸福的基础上不断地稳步前行,才能创造出更好的人生成效。
美好的人生感谢与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