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春起八闽 服务争优 ——福建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

春起八闽 服务争优 ——福建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

本报记者 林蔚

当八闽大地的山海画卷徐徐铺展,一幅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图景跃然眼前:从繁华的都市商圈到充满潜力的新兴园区,从日新月异的“数字福建”建设到便捷的交通网络,从繁忙港口的货物高效通关到政务服务大厅里办事者笑脸张张……镜头下,福建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各类经营主体迸发蓬勃生机。

福建素有重商爱商亲商的优良传统。今年,福建召开的“新年第一会”就是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还首次出台营商环境建设规划,创新推出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督导机制,推动全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改善。在光影的聚焦中,我们触摸福建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等维度着力进一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有力脉搏;在影像的记录里,我们感知福建这片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

“高效办成一件事”“数据最多采一次”改革持续深化,“无证明省份”建设扎实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2年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位列全国第一,过去三年年均新增经营主体22.5万户……据第三方评估,2024年福建营商环境总体满意率为88.27%、连续4年保持在85%以上;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0.5%、比2023年提高2.2个百分点。

数据虽然抽像,变化尽管无声,但我们以镜头为时代留影,用相机为社会存证,用一张张照片生动注解活力四射的八闽大地,有力见证高质量发展的福建魅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影像,让更多人看到一个正在多措并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福建,共同汇聚起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力量。

选用:0/11

3月31日,群众在泉州市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AI智能政务助手“泉泉”办理业务。近日,鲤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完成“AI智能政务助手”系统升级,正式接入国际领先的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为辖区上万市场主体和群众打造24小时在线的智能政务管家。

张九强 摄

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球联动的泉州(晋江)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场景创新大会上,外国客商体验晋江产品。晋江市持续优化服务,探索更多便利企业的举措,为企业搭建更多国际交流平台,助力“晋品出海”。

董严军 摄

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综合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为办事人员耐心解答疑问。面对跨境贸易的卡点堵点,厦门自贸片区始终注重以集成化改革赋能口岸营商环境,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优流程、降成本、压时间、提效率,有力推动厦门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本报记者 游庆辉 摄

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过实施“榕创汇”科创行动,从人才吸引、企业培育、科研力量集成创新、强化知识产权服务等方面厚植营商环境沃土。2024年,该开发区《厚植营商沃土 培育新质生产力》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本报记者 林熙 摄

为推动联盛林浆纸一体化省重点项目发展,漳州海关优化查验程序,有效提升进口原料木片通关效率,助其快速投产。2024年,漳州海关监管进口木片超200万吨,比增5.2倍,进口通关时间压缩40%,为企业累计节约通关成本超500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该关累计监管进口木片91.1万吨,同比增长6.8倍。

黄昆 摄

4月8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晟农无公害银耳基地,税务人员在了解银耳长势。国家税务总局古田县税务局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围绕“强基促发展・提效激活力”,税务人员深入一线,通过精准辅导、简化办税流程等利企便民举措,提升税费服务效能,全力为古田食用菌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王旺旺 摄

2024年,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推出求职免费“一张床”政策,位于厦门市湖里区的围里公寓拿出600多间房间作为“大学生驿站”,为来厦求职、实习的应届毕业生提供最多可长达一年的免费住宿公寓。同时以住宿保障为起点,提供就业创业、实习实践、技能提升、职涯咨询等就业服务,打造企业与学生轻松、高效的供需交流平台。图为一位来自内蒙古的女生小丁第一天入住围里公寓。

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4月2日,小云公寓的工作人员迎接一位来自上海的女生入住,她即将在第二天参加面试。在厦门市思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思明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指导下,位于观音山航空塔埔天地的航空小云公寓厦率先发起“厦风计划”公益项目——提供30间酒店式公寓为来厦求职面试的非厦门籍应届毕业生提供2至3天的免费住宿,并倡导各单位共同参与。

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青州集装箱码头一片繁忙。去年底,该码头检疫熏蒸区全流程可视化监管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不仅无缝对接智慧港云平台,还能在海关办事大厅的屏幕上实时展现,实现了跨平台的数据同步与共享。极大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客户只需登录智慧港云平台,即可随时查阅熏蒸作业的最新进展,享受高效、透明的信息服务,大大减少了沟通成本,提升了业务处理的流畅度。

陈天博 摄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省把海丝中央法务区作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国际商事海事争端解决优选地,已累计引入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或项目超260个,汇聚法律服务和泛法律服务机构4000余家。图为位于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CBD的海丝中央法务区思明示范区。

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球联动的泉州(晋江)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场景创新大会上,外国客商体验晋江产品。晋江市持续优化服务,探索更多便利企业的举措,为企业搭建更多国际交流平台,助力“晋品出海”。

董严军 摄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