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林健锋:《爱在IT时光》六次印刷背后的文学与商业跨界密码

文 / 潘子扬

在被数字化浪潮席卷的2025年,《爱在IT时光》一书凭借其“IT+高尔夫+爱情”的独特融合视角,创下了五度脱销、六次印刷的骄人成绩。作者林健锋,一位集IT企业家、作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等头衔于一身的跨界精英,近日首次深度披露了其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

从高尔夫竞技中蕴含的商业博弈智慧,到对AI浪潮下IT人生存法则的深刻洞察,再到书中人物原型的真实故事,本次访谈将带您走进《爱在IT时光》的奇妙世界——

《爱在IT时光》作者林健锋

跨界融合,IT与高尔夫的奇妙碰撞

问:您将IT商战与高尔夫运动结合创作,这一独特视角是如何形成的?是否与您同时深耕IT行业和高尔夫领域的双重身份有关?

林健锋:我在《爱在IT时光》新版书中特增了一个章节——“打高尔夫有什么好处”,里面阐述了这项运动带来的多重益处。作为一名长期深耕IT营销领域的工作者,我从高尔夫中获益匪浅,自然而然地,我在创作中就将IT商战与高尔夫运动结合起来。近八年来,我又在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任职,同时担任广州IT精英高尔夫球队秘书长,与众多IT企业老板在商界与球场上频繁交流,这已成为我工作与生活的日常。这期间的文学创作,也跟我这双重身份有很大关系。所谓“生活是文学最好的素材”,我想是这样子。

问:您被誉为“高尔夫题材小说第一人”,为何选择用高尔夫串联IT精英的成长?这项运动在书中是否隐喻了某种商业或人生哲学?

林健锋:高尔夫运动讲求自律、敬畏心,当然也少不了拼搏精神,这确实有利于IT精英的磨炼。高尔夫球运动作为一项兼具竞技性、策略性和礼仪性的独特运动,其内在逻辑与商业、人生哲学之间存在深刻的隐喻关系,我在不少章节都有涉及。

IT界和高尔夫球界的“网红”——《爱在IT时光》

行业洞察,文学与现实的紧密交织

问:您在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的工作经历,对书中“破解软件企业发展难题”的情节设计有何直接影响?能否举例说明书中哪些案例源于真实的行业痛点?

林健锋:我在广州市软件行业协会最主要的工作是与各大会员老板打交道,对很多软件企业的发展难题相对比较了解。书中天维信息技术公司董事长谈及他们之前遇到的“软件企业面临两大坑”,就是真实的行业痛点。

问:三位IT青年才俊的角色是否有原型?他们在“人脉、资源整合”中的合作与竞争,反映了您对当代企业人才怎样的洞察?

林健锋:《爱在IT时光》之所以广受IT精英人士和高尔夫爱好者的好评,就是因为里面大部分人物是有原型的,包括三位IT青年才俊。在《爱在IT时光》中,我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软件企业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更是讲求生态合作甚至抱团取暖的时候。”因此我认为,当代优秀的企业人才不该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而是要走出去,与其他企业或机构互动,谋求更多的人脉和资源整合。

问:作为科技公司创始人,您如何看待当前AI浪潮对IT行业的冲击?新版书有加入Deepseek的话题,若往后续写《爱在IT时光》,会加入哪些新技术背景下的职场冲突?

林健锋:当前AI浪潮对IT行业的冲击是深远且多维的,既带来了技术革命和效率提升,也引发了行业格局的重塑和挑战。AI对IT行业的冲击本质是“创造性破坏”——淘汰低效环节,催生新价值网络。短期可能引发阵痛(如岗位调整),但长期将推动行业向更高附加值领域升级。适应这一浪潮的关键在于:拥抱变化,持续学习,聚焦AI无法替代的人类核心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情感连接)。对于IT从业者而言,AI不是取代者的角色,而是能力放大器,关键在于如何将其转化为个人与组织的竞争优势。对于新技术背景下的职场冲突,还在静观其变,如有好案例,自然也会引入书中。

IT企业老总们畅聊《爱在IT时光》

创作背后,文学与商业的双重奏鸣

问:您常在深夜写作,这种状态下如何保持创作连贯性?《爱在IT时光》从构思到成书耗时多久?哪些章节修改次数最多?

林健锋:这个确实是小说创作最大的问题,虽然我是广东作家协会会员,但我不是专职作家,平时工作繁忙,写作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所以我经常讲写小说是“折寿”(熬夜伤身)行为,但又无可奈何,为了保持创作的连贯性,就得写个通宵。所以经常有些文笔不错的高尔夫球友对我说,你干了一件我们想干却没干的事。创作第一版《爱在IT时光》的时间不是很长,约五个月吧,主要是因为《爱在IT时光》书里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而且大部分故事都是真实的。章节修改次数最多的是高尔夫竞技部分,因为既要写得精彩,又要照顾很多不熟悉高尔夫运动的读者,这点很考究创作技巧。

问:本书五度脱销、六次印刷,您认为哪些内容最能引发IT创业者共鸣?是否有读者反馈让您印象深刻的细节?

林健锋:拓展人脉、资源整合是IT创业者比较认可的,《爱在IT时光》出版后,很多IT创业者都纷纷来找我,希望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当然,这也因为我在IT行业协会工作,每天都跟IT企业老板打交道,比较容易嫁接关系。读者反馈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总想认识这个或那个人物原型。

问:身兼企业家与作家身份,您认为文学创作对个人商业思维有何反哺?反之,企业管理经验是否让您在叙事结构上更注重逻辑性?

林健锋:文学创作与商业思维的结合,往往能形成一种独特的认知互补。作为身兼两者的实践者,我认为文学对商业的反哺并非简单的“灵感借用”,而是通过创作过程中的底层思维训练,重构商业决策的深度与维度。文学创作往往比较感性,有企业管理经验者,确实在叙事结构上更注重逻辑性。

问:本书的高尔夫竞技、商业谋略等内容极具影视化潜力,是否有相关改编计划?若开发,您最希望保留的核心元素是什么?

林健锋:是的,现在已经有北京的一家影视公司正在改编,准备拍摄50多集的网络短剧。我希望能够保留的核心元素有高尔夫竞技心态(心理变化)以及既有商业谋略又充满爱心的情节。

合唱《爱在IT时光》主题曲:《一路向前》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编辑 | 廖文静

审发 | 王晓娜 梁醒吾

来源 | 羊城晚报出版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