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厨房形态和厨电品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套可靠且值得信赖的厨房电器成了让生活焕然一新的“法宝”。“在家电产品领域,可靠性在消费者需求中占据核心地位,成为影响消费者生活品质、购买决策以及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2025厨卫电器可靠性技术创新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提出,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其提升意味着使用中故障率的降低与问题的减少,这将直接转化为消费者的满意度与信心,进一步巩固其对品牌的忠诚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持久而强劲的动力。
可靠性成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中国厨卫电器市场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年初,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及消费需求疲软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面临较大压力。但随着三季度各地“国补”政策的逐步落实,厨卫电器市场获得了显著的增量推动,市场逐步回暖。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厨卫电器销售规模达到1949亿元,同比增长4.1%。
具体来看,厨房电器市场涵盖油烟机、燃气灶、洗碗机、集成灶、微蒸烤一体机等品类,2024年各品类市场销售情况存在差异。首批纳入“国补”的吸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均受益于补贴政策的红利,市场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2%、9.4%和3.8%;洗碗机、净水器及微蒸烤一体机等新兴品类在地方补贴的加持下也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6.3%、9.3%和15.9%。
但政策红利也催生出了“需求透支”的隐忧,未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白皮书》指出,企业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时,应高度重视产品的可靠性,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先进的技术研发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市场的认可。因为,在家电领域,消费者对可靠性的敏感度远高于创新功能,可靠性直接影响生活品质与长期使用成本。“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选购到既符合自身需求又具备高性价比的产品,如需求、预算、品牌、质量等。对于消费者而言,家电产品的可靠性是购买决策中的重要考虑因素,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口碑良好、故障率低的品牌。”
《白皮书》提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品牌若能在可靠性方面脱颖而出,不仅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还能在行业中树立标杆,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因此,加强产品的可靠性建设,不仅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消费需求多元化驱动产品可靠性不断提升
对于产品可靠性的提升,厨电企业早已给予了高度重视,多年来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技术研发,这推动了我国厨电行业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产品性能的提升上,还体现在用户体验的改善以及产品耐用性的增强等多个方面。
在节能环保方面,企业通过优化设计和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率。如燃气灶采用高效燃烧技术,能精准调控火力,实现燃气充分燃烧,减少能源浪费;吸油烟机的高效净烟技术能精准捕捉并过滤油烟,将厨房内的油烟污染大幅降低,有效减少对室内外空气的污染;众多电器制造厂商采用可降解塑料、可回收金属等绿色安全材质,不仅保障了用户的健康安全,还便于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再利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安全技术方面,相关企业也进行了多方面的强化,如燃气灶熄火保护装置、燃气漏气报警装置、吸油烟机与集成灶的智能巡航功能、蒸烤箱安全童锁、燃气灶防干烧技术等。此外,在材料选择方面,厨电厂家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具有耐高温、防火、防爆等特性的材料,以提升设备的整体安全性。
此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厨电生产中,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白皮书》显示,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可控性和数据集中管理,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厨电产品的可靠性带来了显著提升,物联网技术使得厨电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并共享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提供可操作的见解,优化能源使用和维护计划。人工智能技术则通过预测性维护、自动化能源优化和个性化舒适度设置等功能,使厨电系统更加智能和高效。
新材料的应用成为提升厨电产品可靠性的另一有效途径,诸多品牌已将新材料用于实际产品。三星、美的、格力等采用珠光免喷涂ABS、高光免喷涂PC/ABS作为家电面板,优化产品外观与耐候性;将纳米银涂层、纳米陶瓷膜用于洗碗机、微波炉,减少水垢与异味;形状记忆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赋予了智能冰箱玻璃门新功能;竹纤维复合材料、仿生疏水表面被用于电饭煲内盖等。
《白皮书》指出,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已成为推动我国厨卫电器可靠性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消费者对厨卫电器的期待已远远超越基础功能范畴,转而进入到追求集高颜值、高品质、高性价比于一体的全新体验。为了满足市场的期待,企业需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设计水平,从而在根本上推动厨卫电器可靠性的全面升级。
可靠性建设方面仍存在不足
为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使用体验的要求,厨电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对可靠性的强化与技术创新的探索中,但目前仍有部分产品可靠性欠佳。
《白皮书》显示,为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安全、可靠的产品,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对厨卫电器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力度持续加大,但从抽查结果来看,厨电市场中的部分产品仍存在质量问题,对产品的可靠性造成了一定影响。“这一现象凸显出提升厨卫电器产品可靠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企业需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把控生产流程,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权益。”
产品安全性受到安全相关功能、部件的影响。在厨电制造领域,我国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发展阶段,产品使用寿命作为衡量产品质量水平的主要指标日益受到重视。《白皮书》提出,虽然现行的厨卫电器技术标准中对关键零部件的耐久性(寿命)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包括规定相应的验证方法等,但是对整机的寿命评价基本不涉及,反映出标准体系尚待完善。
“此外,售后服务作为产品可靠性的延伸保障,当前面临着服务网络覆盖失衡、维修质量缺乏管控及服务标准尚未统一等痛点。”《白皮书》显示,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尽管头部品牌在一、二线城市能够迅速响应消费者需求,实现24小时内的服务响应,但在县域市场,消费者仍面临着平均超过72小时的报修等待时间。同时,厨卫电器维修领域存在诸多乱象,成为消费者的一大困扰。不少消费者遭遇过“小病大修”的陷阱,具体表现为配件更换价格不透明,随意定价现象屡见不鲜。此外,外包服务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维修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导致维修质量难以保障,这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与权益。
“提升家电产品可靠性,涉及产品设计、生产到售后的全链条。其中,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对增强消费者信心、维护品牌形象及促进产品改进意义重大,能大幅提升用户忠诚度与满意度。”《白皮书》指出,企业要确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从产品设计起就考虑用户需求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设立专门的售后部门,构建多渠道服务网络,加强备件与库存管理,定期开展用户培训和售后人员技能提升活动,以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